(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1840 5.1
(22)申请日 2021.12.31
(73)专利权人 新沂利业 织造有限公司
地址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经济开
发区浙江路1 1号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1)Int.Cl.
B32B 27/02(2006.01)
B32B 27/36(2006.01)
B32B 27/12(2006.01)
B32B 5/02(2006.01)
B32B 7/12(2006.01)
B32B 9/02(2006.01)
B32B 9/04(2006.01)
B32B 9/00(2006.01)
B32B 3/08(2006.01)B32B 3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布 技术领域, 提供一种
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包括涤纶布主体和银纤维
层, 所述涤纶布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结构, 所
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经线、 第二经线、 第一纬线
以及第二纬线, 所述第一经线均匀设置于涤纶布
主体的一侧, 所述第一经线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
纬线, 所述第一纬线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经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加强结构, 第一经线、 第
二经线、 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在涤纶布主体的一
侧呈双股等间距分布, 并且第一经线、 第二经线、
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呈 “米”字形交叉设计, 使涤
纶布主体在使用过程中受力过大不易破损, 增强
了该布料的韧性, 从而延长了该涤纶布的使用寿
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6507217 U
2022.05.13
CN 216507217 U
1.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包括涤纶布主体 (1) 和银纤维层 (3)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涤
纶布主体 (1) 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结构 (2) , 所述加强结构 (2) 远离涤纶布主体 (1) 的一侧设置
有银纤维层 (3) ;
所述涤纶布主体 (1) 和银纤维层 (3) 远离加强结构 (2) 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护结构 (4) ;
所述防护结构 (4) 的边 缘边缘位置处均设置有封边结构 (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结构 (2) 包
括第一经线 (201) 、 第二经线 (202) 、 第一纬线 (203) 以及第二纬线 (204) , 所述第一经线
(201) 均匀设置于涤纶布主体 (1) 的一侧, 所述第一经线 (201) 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纬线
(203) , 所述第一纬 线 (203) 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经线 (202) , 所述第二经线 (202) 远离第一
纬线 (203) 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纬线 (204) 。
3.根据权利 要求2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经线 (201) 、
第二经线 (202) 、 第一纬线 (203) 和第二纬线 (204) 在涤纶布主体 (1) 的一侧呈双股 等间距分
布, 所述第一经线 (201) 、 第二经线 (202) 、 第一纬线 (203) 和第二纬线 (204) 呈 “米”字形交叉
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结构 (4) 包
括防护层 (401) 、 抑菌层 (402) 以及粘合层 (403) , 所述粘合层 (403) 设置于涤纶布主体 (1) 和
银纤维层 (3) 远离加强结构 (2) 的一侧, 所述粘合层 (403) 的外壁上设置有抑菌层 (402) , 所
述抑菌层 (402) 远离粘合层 (40 3) 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护层 (401)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层 (401) 实
际为竹纤维层, 所述抑菌层 (402) 实际为天丝纤维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边结构 (5) 包
括包边布 (501) 、 缝合线 (502) 以及连接带 (503) , 所述连接带 (503) 设置于防护结构 (4) 的边
缘位置处, 所述连接带 (503) 的外侧设置有包边布 (501) , 所述缝合线 (502) 缝合于包边布
(501) 的边缘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带 (503) 的
两端均与防护层 (401) 的外壁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包边布 (501) 通过缝合线 (502) 缝合固
定在防护层 (401) 的边 缘位置处。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507217 U
2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涤纶布技 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布料加工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涤纶布使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一种化纤服装布料, 而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0003]现有的涤纶布由于其韧性不足, 在使用过程中受力过大会出现破损, 使得其在使
用时使用寿命短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一) 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用以解决现有的抑 菌防辐射
的涤纶布韧性 不足的缺陷。
[0006](二)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
布, 包括涤纶布主体和银纤维层, 所述涤纶布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结构, 所述加强结构远
离涤纶布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银纤维层;
[0008]所述涤纶布主体和银纤维层远离加强结构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护结构;
[0009]所述防护结构的边 缘边缘位置处均设置有封边结构。
[0010]使用该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时, 通过加强结构增强了其韧性, 通过银纤维层使其
具有防辐射的功能, 通过防护结构使其具有耐磨、 抑菌的性能, 通过封边结构使其不易 从边
部撕裂, 同时避免出现毛边现象。
[0011]优选的,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经线、 第二经线、 第一纬线以及第二纬线, 所述第
一经线均匀设置于涤纶布主体的一侧, 所述第一经线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纬线, 所述第一
纬线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经线, 所述第二经线远离第一纬线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纬线。
[0012]优选的, 所述第一经线、 第二经线、 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在涤纶布主体的一侧呈双
股等间距分布, 所述第一经线、 第二经线、 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呈 “米”字形交叉设计。
[0013]优选的,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层、 抑菌层以及粘合层, 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涤纶布
主体和银纤维层远离加强结构的一侧, 所述粘合层的外壁上设置有抑菌层, 所述抑菌层远
离粘合层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护层。
[0014]优选的, 所述防护层实际为竹纤维层, 所述抑菌层实际为天丝纤维层。
[0015]优选的, 所述封边结构包括包边布、 缝合线以及连接带, 所述连接带设置于防护结
构的边缘位置处, 所述连接带 的外侧设置有包边布, 所述缝合线缝合于包边布的边缘位置
处。
[0016]优选的, 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均与防护层的外壁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包边布通过
缝合线缝合固定在防护层的边 缘位置处。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507217 U
3
专利 一种抑菌防辐射的涤纶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7: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