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10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91.020 P50 DB1303 秦 皇 岛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3/T 321—2022 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设计导则 2022- 4 - 28 发布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5 - 28 实施 发 布 DB1303/T 321—2022 目 次 前言 .............................................................................. II 1 2 3 4 5 6 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和定义 ....................................................................... 规划设计指标 ..................................................................... 专项规划指引 ..................................................................... 设计指引 ......................................................................... 1 1 2 6 7 8 附录 A ............................................................................. 16 附录 B ............................................................................. 16 I DB1303/T 32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秦皇岛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秦皇岛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秦皇岛市质量管理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磊、张彤、王金才、韩明波、王祁、马良松、刘遵礼、杨维葳、汪登峰、陈 晨、常文静、吕铁军。 II DB1303/T 321—2022 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设计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的设计指标、规划指引和设计指引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绵城市的专项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 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336 建筑中水设计标准 GB 5034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00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2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 50513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GB 50693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1174 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 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 GB 51222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 GB 51345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GB/T 189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25993 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 GB/T 33891 绿化用有机基质 GB/T 50805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CJ/T 340 绿化种植土壤 CJ/T 400 再生骨料地面砖和透水砖 CJJ 3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 75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 83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 194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T 91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T 135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 188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1 DB1303/T 321—2022 CJJ/T 190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HJ 522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代码(试行) JG/T 376 砂基透水砖 JGJ 155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5134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绵城市 sponge city 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 净、用、排”等技术措施,统筹协调水量与水质、生态与安全、分布与集中、绿色与灰色、景观与功能、 岸上与岸下、地上与地下等关系,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 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等 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达到修复城市 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 [来源:GB/T 51345-2018,2.1.1] 3.2 低影响开发 low impact development 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水文设计,综合采用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方式减少径 流排水量,使城市开发区域的水文功能尽量接近开发之前的状况。 3.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滞蓄、净化等方式控制城市建设下垫面的降雨径流,得到控制的年均 降雨量与年均降雨总量的比值。 [来源:GB/T 51345-2018,2.1.2] 3.4 设计降雨量 design rainfall depth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可通过 本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以日降雨量(mm)表示。 3.5 年径流污染削减率 annual runoff pollution removal rate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实现年径流控制率的设施对污染物(以SS计)的平均去除率的乘积。 2 DB1303/T 321—2022 3.6 下沉式绿地 landscaped depression 低于周边微地形200 mm以内的绿地。 3.7 初期雨水径流 first flush 一场降雨初期产生的一定厚度(10 mm~15 mm)的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 3.8 汇流时间 concentration time 雨水从相应汇水面积的最远点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所经历的时间。 3.9 流量径流系数 discharge runoff coefficient 形成峰值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3.10 雨量径流系数 pluviometric runoff coefficient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来源:GB 50400-2016,2.1.6] 3.11 下垫面 underlying surface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路面、绿地、水面等。 3.12 面源污染 non-point sources pollution 又称非点源污染,主要由土壤泥沙颗粒、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各种大气颗粒物等组成,通过地 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体环境并造成污染的过程。 3.13 径流污染控制量 rainwater treatment volume 满足海绵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目标而需处理的初期雨水径流量。 3.14 年径流污染削减率 annual runoff pollution removal rate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实现年径流控制率的设施对污染物(以SS计)的平均去除率的乘积。 3 DB1303/T 321—2022 3.15 断接 disconnection 通过切断硬化面或建筑雨落管的径流路径,将径流合理连接到绿地等透水区域,通过渗透、调蓄及 净化等方式控制雨水径流的方法。 3.16 生物滞留设施 bioretention 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人工设施。 3.17 过滤设施 filtration practices 采用沙、土壤或泥炭等介质过滤雨水达到低影响开发目标的设施。 3.18 前池 forebay 设置在低影响开发设施前,对雨水径流的水位和流量起到调节作用的构筑物。 3.19 生态树池 ecological tree pool 生物滞留设施的一种,通过植物和改善的土壤对汇水范围内的雨水进行过滤、渗透和滞留。 3.20 植草沟 grassed swale 种有植被的地表浅沟,可收集、输送、排放并净化径流雨水。 3.21 植被缓冲带 vegetated filter strip 坡度较缓的植被区,利用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 3.22 湿塘 wet pond 以雨水作为主要补水水源的具有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的景观水体。 [来源:GB 50400-2016,2.1.21] 3.23 人工湿地 constructed wetland 人工建造的与沼泽地类似的湿地结构,以雨水沉淀、过滤、净化和调蓄以及生态景观功能为主。 4 DB1303/T 321—2022 3.24 入渗设施 infiltration practices 使雨水分散并被渗透到地下的人工设施。包括渗透井管、渗透洼地、渗透沟等。 3.25 渗井 infiltration well 通过井壁和井底进行雨水下渗的设施。 [来源:GB 50400-2016,2.1.13] 3.26 渗透塘 infiltration basin 一种具有降低径流总量、削减径流污染作用的平坦洼地。 3.27 透水铺装 permeable pavement 可渗透、滞留雨水的地面铺装结构。包括透水砖、透水水泥混凝土和透水沥青混凝土。 3.28 绿色屋顶 green roof 生态屋顶。 一种表面铺装一定厚度滞留介质,并种植植物,底部设有排水通道的屋面。 3.29 雨水罐 rain barrel 用于收集和储存屋顶雨水径流的蓄水容器,主要用于居民区屋顶雨水收集,设计容积相对较小。 3.3

pdf文档 DB1303-T 321-2022 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设计导则 秦皇岛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3-T 321-2022 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设计导则 秦皇岛市 第 1 页 DB1303-T 321-2022 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设计导则 秦皇岛市 第 2 页 DB1303-T 321-2022 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设计导则 秦皇岛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2:23:5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