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1. 160 J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239.2—2009 代替GB/T1239.2—1989 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 第2部分:压缩弹簧 Cold coiled helical spring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Part 2 :Compressions spring 2009-11-01实施 2009-03-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239.2—2009 前言 GB/T1239《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拉伸弹簧; 第2部分:压缩弹簧; 一第3部分:扭转弹簧。 本部分是GB/T123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是对GB/T1239.2—1989《冷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的修订。修订时仍保留 GB1239.2一1989《冷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中有效的部分,对已不适应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 本部分与被修订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按GB/T1805一2001《弹簧术语》,对原标准涉及负荷、刚度、变形量等符号进行修订; 由于材料的更新,对引用的材料标准进行了全面查新,使用已修订过的最新版本代替原标准所 引用的老版本; 一增加了对于弹簧特性的选用条件、旋向,拓展了弹簧旋绕比的取值范围; 一由于原材料供货方式的改变,导致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删除了采用退火料等软状态的条款; 一增加了直线度和压并高度的测量方法; 一增加了弹簧检查项目的分类; 对章节顺序进行调整,使GB/T1239.1~1239.3标准章节顺序保持一致。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弹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5)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杭州弹簧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常州市铭锦弹簧有限公司、解放军1001强力弹簧研究所、浙江美力弹簧有限 公司、浙江金昌弹簧有限公司、钱江弹簧有限公司、无锡威孚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弹簧厂、北京弹簧 厂、立洲(福建)弹簧有限公司、杭州富春弹簧有限公司、无锡丰力弹簧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姜晓炜、杨伟明、姜膺、舒荣福、曹辉荣、蒋欣荣、吴刚、陈洁、贺永义、严世平、 王卫、章碧鸿、张涌森、邵文武、尤伟明、陆培根、赵志鹏。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2391976,GB/T1239.21989。 1 GB/T1239.2—2009 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 第2部分:压缩弹簧 1范围 GB/T1239的本部分规定了冷卷圆截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 装、标志、运输、贮存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冷卷圆截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以下简称弹簧),弹簧材料的截面直径大于或等于 0.5 mm。 本部分不适用于特殊要求的弹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23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弹簧术语 GB/T 1805 GB/T 4357- 1989碳素弹簧钢丝(neqJISG3521:1984) GB/T 16947 螺旋弹簧疲劳试验规范 GB/T 18983 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GB/T18983—2003,ISO/FDIS8458-3:1992,MOD) GB/T21652 铜及铜合金线材 JB/T 7367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磁粉探伤方法 JB/T 7944 圆柱螺旋弹簧抽样检查 JB/T10802 弹簧喷丸强化技术规范 YB(T)11 弹簧用不锈钢丝 YB/T 5311 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 YS/T 571 铍青铜线 3术语和定义 GB/T1805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239的本部分。 4结构型式 弹簧端部结构型式见表1。 表 1 代号 简图 端部结构型式 YI 两端圈并紧磨平 GB/T1239.2—2009 表1(续) 代号 简图 端部结构型式 YII 两端圈并紧不磨 YII 两端圈不并紧 5技术要求 产品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1材料 5. 1. 1 弹簧一般采用表2所规定的材料,若所需用其他材料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 2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1 GB/T4357—1989 碳素弹簧钢丝 2 GB/T21652 铜及铜合金线材 3 GB/T18983 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 4 YB(T) 11 弹簧用不锈钢丝 YB/T 5311 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 5 6 YS/T 571 铍青铜线 5.1.2弹簧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应材料标准的有关规定,必须备有制造商的质量证明书,并经复检合 格后方可使用。 5.2极限偏差等级 弹簧尺寸与特性的极限偏差分为1、2、3三个等级,各项目等级应根据使用需要,分别独立选定。 5.3尺寸参数及极限偏差 5.3.1内径或外径 弹簧内径或外径的极限偏差按表3的规定 表 3 单位为毫米 精度等级 旋绕比C (C=D/d) 3 3~8 ±0.010D,最小±0.15 ±0.015D最小±0.20 ±0.025D,最小±0.40 >8~15 ±0.015D,最小±0.20 ±0.020D最小±0.30 ±0.030D,最小±0.50 >15~22 ±0.020D,最小±0.30 ±0.030D,最小±0.50 ±0.040D,最小±0.70 注:必要时弹簧的内径或外径的极限偏差允许不对称使用,其公差值不变 2 GB/T1239.2—2009 5. 3. 2 自由高度 弹簧自由高度H,的极限偏差按表4规定,当图样要求测量两点或两点以上负荷时,自由高度作为 参考。 表 4 单位为毫米 旋绕比C 精度等级 (C=D/d) 1 2 3 3~8 ±0.010H。最小±0.20 ±0.020H。最小±0.50 ±0.030H。,最小±0.70 >8~15 ±0.015H。,最小±0.50 ±0.030H。,最小±0.70 ±0.040H。,最小±0.80 >15~22 ±0.020H。,最小±0.60 ±0.040H。,最小±0.80 ±0.060H。.最小±1.0 注:必要时弹簧的自由高度的极限偏差允许不对称使用,其公差值不变。 5.3.3总圈数 总圈数的极限偏差按表5规定。当弹簧有特性要求时,总圈数作为参考 表 5 单位为圈 总圈数n; 极限偏差 ≤10 ±0.25 >10~20 ±0. 50 >20~50 ±1.00 5.3.4垂直度 两端面经过磨削的弹簧,在自由状态下,弹簧轴心对两端面的垂直度按表6的规定。 表 6 单位为毫米 精度等级 1 2 8 垂直度 0.02 H.(1.15°) 0.05H.(2.9°) 0.08H.(4.6°) 注:当高径比b≥5(b=H./D)宜考核直线度,直线度要求按理论垂直度要求之半。 5.3.5节距均匀度 等节距的弹簧在压缩到全变形量的80%时,其正常节距圈不得接触,弹簧压缩到全变形量的80% 的负荷应不大于试验负荷。图样上的弹簧节距值作为参考。 5.3.6压并高度 弹簧的压并高度原则上不规定 对端面磨削3/4圈的弹簧,当需要规定压并高度时,按式(1)计算: H,<nXdmax 对两端不磨的弹簧,当需要规定压并高度时,按式(2)计算: H,≤(n+1.5)Xdmax .....(2) 式中: H一一压并高度,单位为毫米(mm); n,——总圈数,单位为圈; d max 材料最大直径(材料直径十极限偏差的最大值),单位为毫米(mm)。 5.3.7端面磨削 两端面并紧磨平的弹簧支承圈磨平部分不小于3/4圈,其粗糙度不大于Ra12.5,端头厚度不小于 1/8d。 3
GB-T 1239.2-2009 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 第2部分:压缩弹簧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1 17:31:5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