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10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福建省水资源条例 (2017年7月21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水资源规划 第三章 水资源保护 第四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五章 水资源配置与节约使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节约 水资源,防治水害,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实现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需要,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 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保护、开发、利 用、配置、节约、管理水资源,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 保护、开发、利用、配置、节约、 管理水资源,应当坚持全面规划、保护优先、统 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科学配置、讲求 效益的原则,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 用水. 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 制度.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 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宏观管理、优化配置和节约保 护工作,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增加财政投入,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改善水环境. 第五条 水资源实行行政区域管理与流域管 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 门负责全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设区 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 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跨行政区域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由共同 的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协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 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 有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协助做好水 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实行行政首 长负责制.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健全省、市、 县、乡河长责任体系,加强水资源保护的组织协 调和监督,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 格、保护有力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机制,实行水 资源保护和管理责任审计、考核制度. 第七条 单位和个人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 水的义务,依法取得的水资源使用权以及其他合 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 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水资源保护意 识、节约用水意识和水患意识,建设节水型社 会;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及时查处破坏水资源的 违法行为.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加强对 水资源保护与节约用水的宣传和舆论监督. 1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7􀅰4鼓励和支持基层群众性组织、环境保护志愿 者和社会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工作.对在保护水 资源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水资源规划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 展和改革等有关部门,以及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依法编制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报省人民政府 批准.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 管部门会同发展和改革等有关部门和下一级有关 人民政府,依据上一级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所 在河流的流域综合规划,依法编制本行政区域的 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 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编制流域综合规划按照下列规定 进行: (一)流域面积在五百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跨设区的市的河流以及设区的市边界河流的流域 综合规划,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 展和改革等有关部门以及流域内有关设区的市人 民政府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二)流域面积在二百平方公里以上五百平 方公里以下的河流、跨县(市、区)的河流以及 县(市、区)边界河流的流域综合规划,由设区 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和改革等 有关部门以及流域内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编制,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其他河流的流域综合规划,由县级人 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和改革等有关部 门以及流域内有关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 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建设水工程应当符合流域综合规 划、防洪规划和生态保护要求,其项目开工前,应当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 法进行审查. 第十二条 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 科学论证,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跨流域调水方案由调出流域与调入流域所在 地人民政府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 门拟定,并征求调出流域与调入流域有关人民政 府意见.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跨流域调水方 案,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执行. 第三章 水资源保护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江河、湖泊和自然植被的保 护,开展流域源头管控、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提升水环境质量,防治水体污染和水土流失,改 善生态环境. 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 环境保护等部门和有关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按照 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 要求,拟定全省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 区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他江河、湖泊的水 功能区划,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会同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拟定,报同级人民政府 批准. 水功能区划经批准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并确界立 碑.水功能区划确需调整的,应当报经原批准机 关批准.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保护、开 发、利用的依据.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 管部门应当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水功能区对水 质的要求以及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水功能 区的水域纳污能力,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2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7􀅰4加强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 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 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要求的,应当及时向当地 人民政府报告,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 报,影响城乡供水的,应当同时向供水主管部门 通报.有关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治理措施,并按照 审批权限停止审批该水功能区新增的取水口、排 污口以及排放相应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第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流域水质目 标和主体功能区要求,对建设项目实行禁止或者 严格控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闽江、九龙江等重 点流域禁止新建对流域水质、水生态造成重大影 响的建设项目,已建项目应当逐步退出;严格控 制污染型和资源消耗型项目.具体办法由省人民 政府制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小流域治 理,开展水污染情况监测,加强畜禽、水产养殖 等污染防治,控制面源污染,保障水质安全.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 护、水行政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 责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并将监测网点逐步覆盖 到干流以外的支流.监测数据、资料实行共享, 监测结果应当通过当地政府门户网站或者主要媒 体定期向社会公布.公布的监测结果应当包含与 标准数据的对照情况.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划 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确定的管理单位目录 向社会公布,并组织水行政、环境保护、国土资 源、林业、农业、住房建设、卫生等有关部门以 及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加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日常监管,落实日常管理责 任,建立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查处影响水源安 全的行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 综合整治措施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建设和保护水源涵养林,引导农 业生产者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禁止使用高毒、 高残留农药,并通过赎买、置换、租赁等方式, 逐步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用材林、经济林等 调整为生态公益林.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 水源地安全评估制度,有计划的组织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内的居民外迁,防止饮用水水源枯竭和水 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尚未外迁 的,应当采取措施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收集 处理. 城市、集镇、重点开发区应当加强备用饮用 水水源地建设,保证应急饮用水供应. 农村自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由县级人民政 府组织水行政、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和乡(镇) 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向社会 公告实施. 第二十条 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 水资源保护补偿制度,根据跨界断面水质监测结 果科学确定补偿标准,通过资金补偿、区域协作 等方式,实现水资源保护效益共享、合作共治.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 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入海河流咸潮上溯监测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发现咸潮上溯的,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采取应急调水、禁止 采砂等处置措施. 第二十二条 开采地下水应当遵循总量控 制、优化利用、分层开采、采补平衡的原则,符 合规划确定的可采总量、井点总体布局、取水层 位的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根据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分配的地下水开采总 量控制指标,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年度地下水开采 总量控制指标. 第二十三条 在地下水超采地区,设区的市 3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7􀅰4

.pdf文档 法律法规 福建省水资源条例2017-07-25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法律法规 福建省水资源条例2017-07-25 第 1 页 法律法规 福建省水资源条例2017-07-25 第 2 页 法律法规 福建省水资源条例2017-07-25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1-01 06:26:4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