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10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安徽省人民调解条例 (2007年12月19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及时调解民间纠 纷,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人民调解活动及相 关的指导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经纠纷 当事人申请或者同意,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以及社会公 德,通过说服、疏导、协商等方法,促成纠纷当事人自愿达成和 解协议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 民与其他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 第四条 人民调解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平等自愿、及时便 民、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1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得收取费用。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人民调 解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其所在地的司法所具体指导和 监督。 第六条 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 工作。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 鼓励根据自愿原则和具体情况,因时因地采取其他 方式调解民间纠纷。 第二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 第九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调解民间纠纷,促进邻里和睦、社会和谐; (二)通过调解民间纠纷宣传法制,弘扬社会公德,预防民 间纠纷发生; (三)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 会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开展的情况。 2第十条 村(居)民委员会、乡(镇)、街道设立人民调解 委员会。 村(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以自然 村、小区(楼院)等为单位,设立调解小组。 人民调解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第十一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 人;根据需要,可以设副主任。主任、副主任在委员中产生。 多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 的委员。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适当比例的女性委员。 第十二条 村(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除由村 (居)民委员会成员兼任的以外,由群众推举产生。 第十三条 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可以从下列 人员中聘任: (一)乡(镇)、街道辖区内村(居)民委员会设立的人民 调解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 (二)乡(镇)、街道的司法助理员; (三)在乡(镇)、街道辖区内居住的其他人员。 第十四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聘请社会志愿人员 担任调解员。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调解员统称人民调解员。 3

.pdf文档 法律法规 安徽省人民调解条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法律法规 安徽省人民调解条例 第 1 页 法律法规 安徽省人民调解条例 第 2 页 法律法规 安徽省人民调解条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1-01 21:05:2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