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10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13.020.10 CCS Z 01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877—202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 2021-09-24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01-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877—2021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流程 ............................................................. 3 5 市域及各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3 6 专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6 7 数据来源 ............................................................................ 11 附录 A(资料性)二级指标及计算参数含义 ................................................ 12 附录 B(规范性)计算参数的计算公式 .................................................... 15 附录 C(资料性)参考性指标体系及指标含义 .............................................. 19 参考文献.............................................................................. 23 I DB11/T 1877—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 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伟奇、李令军、王佳、赵文慧、张继平、王静、刘晓娜、张立坤、陈龙、韩 立建、乔青、马明睿、鹿海峰、刘春兰、张蔷、钱雨果、秦海明、姜磊、张译、余永欣、崔亚君、许天 豪。 II DB11/T 1877—2021 引 言 为建立健全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制度,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生态环 境评估要求,评价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过程及变化趋势,推动首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促进首都 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文件。 III DB11/T 1877—202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流程、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市域及各区、集中建设区、生态保护红线及其他生态空间和重点生态工程的生 态环境质量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 192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LY/T 2586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统筹考虑城市尺度环境质量、水域覆盖、 植被覆盖、 土地负荷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综合性指数, 用于评价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数值范围0-100。 [来源:HJ 192-2015,3.1,有修改] 3.2 环境质量指数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用于评价区域内环境的总体或者某些要素的优劣程度,根据评价主体对象特征选择评价指标。利用 大气环境指数、水环境指数等综合表示。数值范围0-100。 [来源:HJ 192-2015,3.9,有修改] 3.3 水域覆盖指数 surface waterindex 用于评价区域内水资源量的丰富程度以及水域岸线保持自然生态属性的程度,利用水网密度指数、 自然岸线保有率等综合表示。数值范围0-100。 [来源:HJ 192-2015,3.4,有修改] 1 DB11/T 1877—2021 3.4 植被覆盖指数 vegetation coverage index 用于评价区域内绿色植被的覆盖程度和生态质量状况,利用植被的面积覆盖比、生物量等综合表示。 数值范围0-100。 [来源:HJ 192-2015,3.3,有修改] 3.5 土地负荷指数 land stress index 用于评价区域内土地开发强度对生态空间的胁迫程度,利用评价区域内人工地表面积覆盖比、未利 用地面积覆盖比等综合表示。数值范围0-100。 3.6 生物多样性指数 biodiversity index 用于评价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利用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外来物种 入侵指数等综合表示。数值范围0-100。 [来源:HJ 623-2011,3.1,有修改] 3.7 重点点位 focus point 生态保护红线及其他生态空间范围内出现的采矿采砂、工矿企业, 以及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或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旅游设施及水电设施等重点关注的人类活动点位。 3.8 人为干扰指数 human disturbance index 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及其他生态空间范围内人为干扰程度,利用评价单元内重点点位干扰强度指数和 干扰点位未整改指数表示。数值范围0-100。 3.9 土地修复指数 land restoration index 用于评价生态工程区域内退化土地的修复程度及土壤的恢复状况,利用评价区域内退化土地修复指 数和土壤恢复指数综合表示。数值范围0-100。 3.10 集中建设区 concentrated construction area 城镇开发边界以内,一定规划期限内城市集中连片开发建设的地区,是引导城市各类建设项目集中 布局的地区。 3.11 生态空间 ecological region 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地、湿地、河流、 湖泊等。 [来源:HJ 1140-2020,3.2,有修改] 3.12 生态保护红线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 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生态 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来源:HJ 1140-2020,3.1,有修改] 3.13 其他生态空间 other ecological region 2 DB11/T 1877—2021 除生态保护红线以外的森林、草地、湿地、河流、湖泊等具有自然属性并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 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 3.14 重点生态工程 ecological engineering 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对区域生态系统进行治理或修复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工程项目。 4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流程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流程见图1。 北京市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分析 确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范围 市域及各区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专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集中建设区 生态环境质量 专题评价 生态保护红线及其他生态空间 生态环境质量 专题评价 重点生态工程 生态环境质量 专题评价 集中建设区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与方法 生态保护红线及其他生态空间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与方法 重点生态工程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与方法 市域及各区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与方法 市域及各区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专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图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流程图 5 市域及各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5.1 市域及各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1.1 市域及各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同一指标体系,包括环境质量、生态系统质量、生物多样性 三个方面,涵盖环境质量、水域覆盖、植被覆盖、土地负荷、生物多样性五个一级指标。市域及各区生 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1。 3 DB11/T 1877—2021 表1 市域及各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评价 序 方面 号 环境 名称 二级指标 权 重 环境质 1 质量 量指数 0.30 水域覆 2 盖指数 生态 盖指数 权 重 权 数据来源 重 PM2.5 浓度 μg/m3 1.00 水环境指数 0.40 水质指数 - 1.00 土壤环境指数 0.10 土壤安全利用率 % 1.00 水网密度指数 有水河流长度指数 0.80 % 0.30 水域面积指数 % 0.70 遥

pdf文档 DB11-T 1877-202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1877-202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1877-202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1877-202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3:09:0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