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CCS B 64 湖 43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3/T 2044—2021 油桐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on establishment of clonal seed orchard for Tung tree 2021 - 06 - 02 实施 2021 - 04 - 02 发布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3/T 2044—2021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种子园营建 ············································································································ 1 5 抚育管理 ··············································································································· 2 6 种实采收与调制 ······································································································ 3 7 档案管理 ··············································································································· 3 附录 A(规范性) 油桐无性系种子园定植图 ···································································· 4 附录 B(资料性) 油桐主要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 5 I DB43/T 2044—2021 II DB43/T 204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林业局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森林生态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营林管理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艳玲、谭晓风、龙洪旭、李泽、尚海、刘年元。 III DB43/T 2044—2021 IV DB43/T 2044—2021 油桐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桐无性系种子园营建基本要求,包括术语和定义、种子园营建、种子园抚育管理、 种实采收与调制、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油桐无性系种子园营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 1327 油桐林培育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油桐优良无性系 Superior clones of Vernicia fordii (Hemsl) AiryShaw 以千年桐为砧木,通过国审或地方审定的三年桐优良品种的枝条为接穗,采用嫁接方法培育的油桐 植株群体。 3.2 油桐无性系种子园 Clonal seed orchards 以油桐优良无性系为材料,按科学配置营建的用于生产优良遗传品质的油桐种子的林分。 4 种子园营建 4.1 园址选择 种子园应建在有利于油桐开花结果的阳坡地。海拔 600 m 以下,坡度 25°以下,排水良好,土壤 肥沃,土层厚度 1 m 以上,pH 值 6~7 的黄壤或褐色土壤为宜。建园应考虑交通方便,果实易运输。 4.2 隔离林带 在种子园周围设置 500 m 左右无林地带,或营造宽度 50 m 以上的非油桐树种隔离林带。 4.3 定植密度 行距 5 m,株距 4 m~5 m。 4.4 林地清理和整地挖穴 1 DB43/T 2044—2021 参照 LY/T 1327 执行。 4.5 品种选择 通过国家或湖南省审定油桐优良品种。 4.6 品种配置 种子园无性系宜采用行状或块状排列。亲缘关系远且花期同步的无性系配置在同一小区。避免各无 性系间的固定搭配。按附录 A 执行。 4.7 栽植 4.7.1 定砧嫁接方式 4.7.1.1 砧木定植 以千年桐种子直播造林,培育 1 年作为砧木。 4.7.1.2 穗条采集 采集去年生(用于春季嫁接)或当年生(用于秋季嫁接)健壮的穗条。按无性系分别捆扎包装。运 输与贮藏过程中要遮阳、保湿、通风、防压、防热,保持穗条新鲜。 4.7.1.3 嫁接时间 2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或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 4.7.1.4 嫁接 嫁接前从地面 20 cm 处剪去顶梢,采用切接或芽接方式。长出新芽且伤口愈合后,去除嫁接口塑料 薄膜,及时除萌。 4.7.2 植苗方式 4.7.2.1 苗木选择 苗圃地栽植砧木,其余参照 4.7.1.2~4.7.1.4,定植前需对圃地中嫁接苗进行对号挂牌。 4.7.2.2 栽植时间 在 12 月初至次年 3 月初栽植。 4.8 补植 选用相同无性系在造林季节进行补苗。 5 抚育管理 5.1 土壤耕作 幼林期,应每年 5 月~6 月全面除草和松土 1 次,松土深度 10 cm~20 cm,每年浅锄 1 次,深度 10 cm。 2 DB43/T 2044—2021 成林期,每隔 1 年采果后,在冬季深挖 1 次,深度在 15 cm~20 cm。 5.2 水肥管理 在植株边水平带内侧开集水槽,槽长宽深 80 cm×30 cm×30 cm。建园当年定植前施用基肥 10 kg~ 15 kg,定植当年不再施肥,次年起每年施肥。 幼林期,第一次 5 月~6 月结合松土除草施氮肥,尿素每株用量 0.02 kg~0.03 kg 或硫酸铵每株 用量 0.05 kg,第二次 7 月~8 月施用 1∶1∶1 的氮磷钾复合肥,每株用量 0.5 kg 左右。 成林期,第一次采果后冬季结合浅锄深挖施用生物有机肥,每株用量 2.5 kg~5.0 kg,第二次次 年 4 月~5 月施花肥,硫酸铵每株用量 0.2 kg~0.3 kg,过磷酸钙(腐熟)每株用量 0.3 kg~0.4 kg, 第三次次年 7 月~8 月施果肥,过磷酸钙每株用量 0.3 kg~0.4 kg,氯化钾每株用量 0.3 kg。 施用方法采用树冠外围环状沟施。 5.3 树体管理 通过整形修剪培育成 3~4 层中央主干型树冠。 若幼树高达 1 m 以上还不分枝,需要剪去顶芽促进分枝,当一轮分枝达 6~10 个时,可根据空间的 均匀分布,疏去弱枝和密枝。 幼树的整形修剪一般在生长季节进行,成年树的修剪一般在冬季或休眠期进行。 5.4 引蜂授粉 在种子园开花散粉期,天气晴朗时,引蜂授粉。 5.5 有害生物管理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参照附录 B 执行。 6 种实采收与调制 10 月中下旬,当桐果皮色开始由绿转红、褐或黄色,采收桐果。桐果采收后集中堆沤至果皮腐烂, 捡取种子,自然风干后沙藏备用。 7 档案管理 7.1 文档要求 有电子文档或纸质文档保存。 7.2 档案内容 建园档案、生产档案和科研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资料、施工过程、管理材料等, 还包括各项作业的用工和物料消耗,观测及田间试验资料等。 7.3 建档要求 档案要求长期保存。原始记录保存于营建单位。汇总报告一式三份保存于营建单位、营建单位的上 级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 3 DB43/T 2044—2021 附 录 A (规范性) 油桐无性系种子园定植图 4 DB43/T 2044—2021 附 录 B (资料性) 油桐主要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病虫害及寄生 植物名称 油桐枯萎病 油桐黑斑病 油桐根腐病 油桐尺蛾 油桐蓑蛾 丽绿刺蛾 六斑始时螨 桑白蚧 油桐大绵蚧 无叶枫寄生、青 冈栎寄生、木波 罗寄生、桐寄 生、桑寄生 主要症状 病菌从根部侵入,通过维管束向树干、枝条、叶鞘和叶脉 扩展,引起全株或部分枝干枯死,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 害。发病初期很难判断。病菌在植株内分泌毒素,使组织 变色坏死。或由于菌丝在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影响植物 正常的水分运输,导致桐树枯萎死亡。 主要危害油桐的叶和果实,引起早期落叶、落果,降低油 桐产量。叶片和果实染病初期出现褐色小斑,慢慢扩展为 褐色角斑或褐色硬疤。后期病斑长有病菌子实体。病菌在 病叶、病果内越冬,翌年春季形成子囊腔,子囊腔孢子成 熟后借气流传播,从气孔侵入新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 次侵染。侵染果实后形成病疤。黑疤病在 8 月-10 月最为严 重,引起落叶落果。 病株先是须根腐烂,后是侧根和主根腐烂,叶失水萎蔫, 枯黄脱落,最后全株干枯死亡。该病多在 8 月-9 月发生, 幼树和成年树都可染病,潮湿或水淹过的油桐地容易发生 根腐病,造成大面积桐树死亡。病原菌可能是镰刀菌。 主要防治措施 以千年桐作砧木嫁接繁殖是防治 三年桐
DB43-T 2044-2021 油桐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 湖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22:34: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