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10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40 B 64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842—2019 代替 DB11/T 842—2011 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lose-to-nature forest management 2019 - 03 - 27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842—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森林演替阶段划分及主要经营措施 ..................................................... 2 5 近自然森林经营操作程序 ............................................................. 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森林演替阶段划分图 .............................................. 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天然更新幼树分类名单 ............................................ 7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目标树标记数量参考表 ............................................ 9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密度控制表 ..................................................... 10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森林疏伐强度等级表 ............................................. 12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施工管理日志表 ................................................. 13 参考文献 ............................................................................ 14 I DB11/T 842—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1/T 842—2011《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11/T 842—2011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术语定义中的“森林演替”,新增术语定义“目的树种”和“干扰树”(见 3); ——将演替阶段“建群阶段、郁闭阶段、分化阶段、恒续阶段”重新划分为“建群阶段、竞争生长 阶段、质量选择阶段、近自然阶段”(见 4); ——增加了近自然森林经营操作程序章节(见 5); ——将编制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案章节及编制年度作业设计章节并入近自然森林经营操作程序章节 (见 5); ——增加了森林疏伐强度等级表(见附录 E); ——增加了施工管理日志表(见附录 F)。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林学会、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 本标准起草人:周彩贤、智信、朱建刚、马红、杨欣宇、南海龙、王欢、温志勇、裴川、王海龙、 曹俊、高小宏、宋波。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11/T 842—2011。 II DB11/T 842—2019 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演替阶段、主要经营措施、近自然森林经营操作程序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山区生态公益林经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目的树种 objective tree species 适合本地立地条件、能够稳定生长、符合经营目标的树种。 [GB/T 15781—2015,定义3.2] 3.2 目标树 target tree 属于目的树种,长期保留达到目标胸径后再利用的单株林木、发挥多重功能的骨干林木。 3.3 特殊目标树 special target tree 林分中生长发育优良的非目的树种,包括特殊景观树种、珍贵树种、国家及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名录中的树种,以及有利于野生动物栖息、取食等增加生物多样性的树种。 3.4 干扰树 competitive tree 1 DB11/T 842—2019 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其他林木。 3.5 近自然森林经营 close-to-nature forest management 遵循森林演替规律,利用森林的各种自然力,在森林全生命周期内实施目标树经营等人工干预措施, 促进森林发育进程,形成稳定的、近自然化的复层、混交、异龄森林生态系统。 4 森林演替阶段划分及主要经营措施 4.1 演替阶段划分 演替阶段划分为建群阶段、竞争生长阶段、质量选择阶段和近自然阶段。森林在不同的演替阶段状 态参见附录A。 4.2 建群阶段 4.2.1 特征 森林郁闭前的阶段,尚未形成森林小气候。该阶段主要特征如下: ——75%以上的建群树种树高小于 4m,胸径小于 5cm; ——林冠尚未郁闭; ——建群树种主要为先锋树种。 4.2.2 经营目标 促进林木个体生长,使林分尽快郁闭。 4.2.3 经营措施 4.2.3.1 加强巡护,避免牲畜破坏、薪材采集,防控森林火灾和林木有害生物危害等。 4.2.3.2 去除影响幼树生长的灌草。 4.2.3.3 对位于阳坡的幼树进行扩埯。 4.3 竞争生长阶段 4.3.1 特征 从林冠郁闭开始到林分出现分化的演替阶段。建群树种为了充分利用阳光,进行竞争性高生长。该 阶段主要特征如下: ——林分平均高度大于 4m,胸径大于 5cm; ——林冠已基本郁闭(郁闭度 0.5 以上),已形成森林小气候。 4.3.2 经营目标 促进林木高生长和目标树形成。 2 DB11/T 842—2019 4.3.3 经营措施 4.3.3.1 加强巡护,避免牲畜破坏、薪材采集,防控森林火灾和林木有害生物等。 4.3.3.2 对分化不明显但密度偏大的林分进行疏伐,保留目的树种,去除影响目的树种的其他树种。 疏伐后林分密度控制参照附录 D。 4.3.3.3 对一穴多株的林木进行定株。 4.4 质量选择阶段 4.4.1 特征 林木出现明显分化的阶段。此阶段主要特征如下: ——林内出现生活力弱、生长显著滞后的林木,林下植被稳定; ——林冠已郁闭,郁闭度大于 0.7; ——林分平均高度达到 6m 以上,林木胸径达到 10cm 以上; ——耐荫树种开始生长。 4.4.2 经营目标 促进目标树径向生长,提升林分整体质量。 4.4.3 经营措施 4.4.3.1 4.4.3.2 4.4.3.3 4.4.3.4 4.4.3.5 选择并标记目标树,去除目标树死枝或濒死枝。 伐除郁闭度 0.7 以上林分中的干扰树,伐后郁闭度不低于 0.6。 采取扩埯、割灌等措施,保护天然更新的乡土幼树。更新幼树保护名录参照附录 B。 对特殊目标树进行标记保护。 对抚育剩余物宜集中粉碎还林,达不到粉碎还林条件的,沿等高线整齐码放,高度不高于 1m。 4.5 近自然阶段 4.5.1 特征 森林形成以目的树种占优势的阶段。此阶段主要特征如下: ——林木高度的分化格局基本形成,林分具备了合理的垂直结构; ——树种多样性丰富; ——林分天然更新良好,在受自然干扰或采伐后形成的林窗、林隙出现天然更新幼树,参照附录 B; ——地表植被以典型森林草本植物占优势。 4.5.2 经营目标 保持林分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4.5.3 经营措施 4.5.3.1 标记目标树和干扰树,伐除干扰树。疏伐后林分密度控制参照附录 D。 4.5.3.2 可采伐达到目标胸径的目标树,采伐后的郁闭度不低于 0.6。 4.5.3.3 在采伐和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林下天然或人工更新的幼树,不应损伤其他树木。 3 DB11/T 842—2019 5 近自然森林经营操作程序 5.1 编制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案 5.1.1 现地调查 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案调查以村(林场)为单位,以每个林分为经营单元,森林经营期以 10 年为宜。 编制方案前应完成现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及林分基本情况。 5.1.2 经营方案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基本情况,包括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及林分基本情况等; ——总体思路,包括基本原则、经营目标、总体布局等; ——经营类型及经营措施,包括经营原则与依据、经营类型划分、不同类型的经营措施等; ——经营计划,包括经营小班、年度经营面积、目标树标记数量、间伐强度、监测方法、林区作业 道等。目标树标记数量参见附录 C,密度控制参见附录 D; ——保护计划,包括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森林管护措施方 案; ——资源利用计划,包括区域山水林田湖草资源综合利用、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 ——投资与效益分析,包括投资预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析等。 5.2 编制年度作业设计 5.2.1 经营范围界定 以林分(细班)为单元开展精准设计,应用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对林分及边界进行精准定位,选择坡 o 度 35 以下和郁闭度 0.7 以上林分作为经营对象,扣除裸岩、幼林、疏林等不适宜经营的面积。 5.2.2 疏伐强度确定 根据森林类型、林木密度和高度,参照附录 E 确定疏伐强度等级标准。侧柏林疏伐强度等级标准分 为 6 级,其他类型林分分为 5 级。 5.2.3 年度作业设计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经营范围,在作业图上标出需要经营的范围,并计算出经营面积; ——设计依据与原则,包括国家和本地有关森林政策和经营的规划,经营

pdf文档 DB11-T 842-2019 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842-2019 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842-2019 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842-2019 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31: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