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020
CCS J 96
T/ZZB 1998 —2020
水冷型增压空气冷却器
Water cooling type charge air coolers
2020 - 12 - 18 发布 2020 - 12-30 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998 —2020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分类 .............................................................................. 1
5 基本要求 ........................................................ .................. 2
6 技术要求 ........................................................ .................. 3
7 试验方法 ........................................................ .................. 5
8 检验规则 ........................................................ .................. 7
9 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 ............................................................ 7
10 质量承诺 ....................................................... .................. 8
T/ZZB 1998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归口。 本文件由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宁波路润冷却器制造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宁波远东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泉国、徐涛、项旭炜、祝园斌、林孟定、应闰海、周山山、沈辉、许惠松。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施进。 本文件由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 1998 —2020
1 水冷型增压空气冷却器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冷型增压空气冷却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定、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汽油机水冷型增压空气冷却器(以下简称“中冷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198 铝及铝合金箔 GB/T 3821 中小功率内燃机 清洁度限值和测定方法 GB/T 3880.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2部分:力学性能 GB/T 10125 人造大气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T 23338—2018 内燃机 增压空气冷却器 技术条件 GB/T 30512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JB/T 10408 内燃机 换热器 可靠性试验方法
JB/T 11798 内燃机 换热器 风洞试验装置
3 术语和定义
GT/T 23338—2018、JB/T 1179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分类
4.1 A 型
内置式水冷型增压空气冷却器,一种将中冷器整个放入到塑料进气歧管内的结构类型,其结构如图
1所示。
T/ZZB 1998 —2020
2
图1 A型
4.2 B 型
外置集成式水冷型增压空气冷却器,一种将中冷器和进出塑料气室集成的结构类型,其结构如图2
所示。
图2 B型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研发
5.1.1 应采用专业的 3D 设计、CAE 仿真分析等软件,并且具备同步设计研发的能力。
5.1.2 应具备根据产品性能需求进行冲压工艺、气体保护焊工艺、检测工艺等工艺设计及优化调整的
制造能力。
5.1.3 应具备中冷器性能检测能力。
5.2 原材料及零部件
5.2.1 中冷器原材料法兰板、底板、垫板、水管、型材的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 GB/T 3190、
GB/T 3198和 GB /T 3880.2 中牌号为3003 的铝材要求。
5.2.2 材料的禁用物质应符合 GB/T 30512 的要求。
5.2.3 B 型中冷器金属镶件经 240 h 中性盐雾腐蚀后,表面应无红锈。
T/ZZB 1998 —2020
3 5.2.4 B 型中冷器进气室的塑件材料要求(干态)应符合弹性模量≥14 000 MPa,拉伸强度≥205 MPa,
断裂伸长率≥2 MPa,燃烧速度≥100 mm/min。
5.2.5 B 型中冷器出气室的塑件材料要求(干态)应符合弹性模量≥8 500 MPa,拉伸强度≥155 MPa,
断裂伸长率≥2 MPa,燃烧速度≥100 mm/min。
5.3 生产装备及工艺控制
5.3.1 中冷器的芯片和翅片应采用落料、成型一体的连续模进行生产。
5.3.2 中冷器零件组装应采用自动化装配设备进行生产;具有自动抓取、自动防错等功能。
5.3.3 中冷器产品芯体所采用气体保护钎焊工艺进行钎焊,钎焊温度应可调可控,气体保护焊设备含
氧量浓度应不高于 100 PPM。
5.3.4 中冷器密封性在线检测应采用自动监测泄漏量的干式密封性试验台进行检验;通入不低于 250
kPa 的干燥压缩空气,保压不低于 10 s,整个检测过程不低于 1 min,泄漏量应小于 3 mL/min。
5.3.5 B 型中冷器的塑料气室装配应采用专用精密扣压机设备,设备应具有自动扣压、自动报警等功
能。 5.4 检验检测能力 5.4.1 应具备冷却器关键原材料、散热性能、阻力、清洁度、压力脉冲、冷热侧的热循环试验、热老
化试验、耐外部腐蚀试验等的检验检测能力。
5.4.2 应具备精度为 0.05
ml/min 的干式密封性试验台。
5.4.3 应具备温度精度为±0.1 ℃,压差精度为 0.075 %的风洞试验台。
5.4.4 应具备高温 150 ℃,低温-10 ℃的冷热冲击试验台。
5.4.5 应具备压力精度为 0.1 %的静压爆破试验台。
5.4.6 应具备温度精度为 0.3 ℃,压力精度为 0.1 %的压力脉冲试验台。
5.4.7 应具备温度精度为±0.5 ℃,压力精度为 0.5 %的空气压力脉冲试验台。
6 技术要求
6.1 密封性
6.1.1 中冷器热侧应密封,通入不低于 1.5倍工作压力且不小于 200 kPa 的干燥压缩空气,保压 1 min,
不应出现泄漏现象。
6.1.2 中冷器冷侧应密封,通入不低于 350 kPa 的干燥压缩空气,保压 1 min,不应出现泄漏现象。
6.2 清洁度
6.2.1 热侧残留物颗粒质量应不大于 25 mg,最大颗粒尺寸应不大于 800 µm。
6.2.2 冷侧残留颗粒质量应不大于 15 mg,最大颗粒尺寸应不大于 600 µm。
6.3 换热效率
散热量和阻力的算法分别按GB/T 23338—2018中4.4和4.5的规定进行,中冷器的换热效率应符合表
1的要求。
T/ZZB 1998 —2020
4 表1 汽油机水冷型中冷器的换热效率
试验介质 参数 汽油机(≤200 kW)
指定条件 换热效率
%
增压空气 进口温度/℃ 150
≥95 热侧阻力/kPa 7
进口压力/kPa 150
冷却液 进口温度/℃ 50
冷侧阻力/kPa 30
6.4 耐振性能
水冷型中冷器内部充满工作介质,按工作时的安装方式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控制传感器固定在振
动试验台工作台面上,振动方向为垂直上下。按表2要求在每个频率下各振动3 h,不应出现泄漏和零件
损坏现象,试验结束后应满足6.1密封性要求。
表2 耐振试验条件
参数 汽油机(≤200 kW
T-ZZB 1998—2020 水冷型增压空气冷却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22:22上传分享